乘法分配律说课稿及反思(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分配律)
《乘法分配律》教学设计
教学内容: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-26页的内容。
教学目标:
1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、对比、分析、计算、 举例、验证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、理解、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明白其
中的算理。
2、 让学生经历、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;从计算结果、乘法意义、
图形不同渠道引导学生理解;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,积累建模经验。
3、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感悟归纳、推理、数形结合 等数学思想方法,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,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
动性,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。
教学重点: 发现、理解、掌握乘法分配律。
教学难点: 探索、归纳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。
教学准备: 课件
教学过程:
师生问好:同学们好,同学们好,同学们乖,同学们乖,谢谢,
不用谢,真的不用谢
一、导入
前面已经学习了加法与乘法,它们有很多秘密,像加法、乘法的
交换律与结合律,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它们的一个秘密。
请快速计算它们的结果。
出示: (5+7)×2 5×2+7×2
师:你们算的结果是什么?
你们发现了什么?
生:结果相等。
师:那好,既然结果相等,我们就可以用等号将两个式子连接起
来。
师:我将这组等式板书下来。同学们再算一组:
出示: (6+9)×10 6×10+9×10
师:你发现了什么?
相等,我也将这组等式板书下来。
二、 探究交流,解决问题
师:同学们,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菜地里的
数学问题。
1. “蔬菜”问题
请看大屏幕,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?
(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)
提出一个数学问题:油菜和白菜一共种植了多少棵? (生答)
(你的问题很有价值,跟老师想得一样)
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答题纸上列式并解答。要求:列综合
算式。
师:哪位同学起来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?
生1: (3+5)×4=8×4=32
师:你是怎么想的? (先求的什么,再求的什么?)
生:先求每行白菜和油菜一共有8棵,再求4行一共多少棵。
师: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?
生2:3×4+5×4=12+20=32
师: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,有什么相同之处?
相同:结果相同
师小结:这两道算式虽然方法不同,但是计算结果相同,无论是 先合起来算,还是分开算,都能解决蔬菜一共多少棵的问题。中间可
以用什么符号连接?
生:等号。 (板书:=)
师:换个角度,哪个同学能不计算结果就能说明两个式子相等呢?
譬如用乘法的意义。
生:左边算式是8个4相加的和,右边是3个4加5个4合起来
也是8个4相加。
师:同学们用乘法的意义跟你的同桌说一下前面两个算式为什么
相等。
(设计意图: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,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, 体现算法多样化,进而明确两种综合算式之间的关系,用乘法的意义
和计数单位理解算式,初步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。)
2. “长方形的面积“问题
师:请看大屏幕, 一整块菜地面积是多少? (课件出示)
能算吗?不能算。为什么?没条件
师:现在给你3个信息,要求大长方形菜地的面积。会解决吗?
师:增加点难度,用两种方法解决,只列式不计算。
生: (3.5+6.5)×7.5 3.5×7.5+6.5×7.5
师:说说你是怎么想的?
生: (3.5+6.5)×7.5先算大长方形的长,再长乘宽算出大长 方形菜地的面积;3.5×7.5+6.5×7.5是分别算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
积再相加求出大长方形的面积。
师: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? (相等)
师:说得好,虽然我们不会计算小数乘法,但从图形中也知道计
算结果一定相等。这两个算式也可以用等号连接。
(设计意图:通过求蔬菜棵数转化成求面积,由整数到小数,体 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,同时丰富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知和体验。 再者,把数据改为小数,学生因不会计算,需要寻求借助图形从另一
个角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。这是数形结合的巧妙之处。)
三、 探究规律、举例验证
1.观察等式,主动建构模型
师:同学们,观察这四组算式,看等式的左右两边,你有什么发 现呢?变化后什么发生了变化,什么没有发生变化?请用一句话来描
述你的发现。
先独立思考,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。
师:引导生发现乘法分配律。让生充分交流:
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,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,再相加。
(设计意图:在让学生补充等式的思考过程中,加深学生对乘法
分配律的感悟和表达。)
2.举例验证
师:这个猜想会不会就是今天我们要发现的秘密呢?既然是猜想, 就需要怎样办? (验证)下面就请大家在答题纸上试着写一组这样 的式子,再看两边是否相等。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式子,看
是否能验证这个规律。
学生汇报,展示。
师:用计算出结果,验证了左右两边是相等的。交流3个。
谁还有其他的验证方法?
预设学生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。
师:说的真好。
师:这样的算式举得完吗? (举不完)
3.揭示课题,归纳概括
师:通过大家的举例,验证了我们这个秘密是一个正确的规律,
我们将刚才的疑问去掉。请你跟同桌叙述一下这个规律。
师:你能用符号或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?
①对比学生作品,给出字母表示方式。
板书:数学上我们用a、b、c分别表示这3个数, (a+b)
×c=a×c+b×c
②对比语言描述和字母表示,得出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,感觉
怎样(简洁、明了),这就是我们数学的简洁美!
同学们很了不起,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。你现在
理解“分配”是怎么回事了吗?
(4)熟记乘法分配律的形式
师:记一下乘法分配律公式并在练习本上写三遍。
(设计意图:通过举例验证,解释说明,学生更好地实现了抽象 与概括,顺理成章地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,并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
生成过程和意义,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。)
(5)总结提升
师: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。 (结合板书,引导学 生回顾和反思。)我们从计算结果、意义、图形三个不同的角度验证 四组式子相等。经历了观察、猜想、验证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。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:归纳思想。它是 研究规律、性质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,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用到
了数形结合的思想。
三、 巩固应用,内化提高
同学们表现很棒,为大家点赞!接下来,老师就要考考大家,敢
接受挑战吗?
1.填空,口答。
1. 在□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。
(80+70)×5
=80×□+70×
236×3+236×7
二 +
师:再观察第二个算式,谁能一口说出算式的结果?
生:2360
师: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?
师:你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。
2.用你所学到的判断一下这些题是否正确?错在哪里,怎么改?
(1)13×4+13×8=13×(4+8)
(2)4×(12+13)=4×12×4×13
(3)42×99+42=42×(99+1)
( )
( )
( )
师:虽然这道题形式上有些变化,但实质是一样的。需要提醒一
下大家的是单独一个数,都可以看做它本身与1的积。
3.回顾
师:同学们,其实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里也有一些是乘法分配
律的应用我们来看。
预设:长方形的周长公式:周长=(长+宽)×2=长×2+宽×2
师:其实我们学习的笔算乘法也有运用到这一类的知识,比如: 34×12的竖式。想一想,先算什么,再算什么?最后算什么?在竖 式计算中实际就应用了乘法分配律。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中的路程问
题也应用了乘法分配律。只是没有把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。
(设计意图:本环节重点突出两位数乘法算理的感悟,让学生在 探究新知的同时获得一种“顿悟”感,体会到一种“蓦然回首”的惊
喜。)
4.简便计算
师: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仅仅是这些,看下面这道题,你想怎样
计算吗? (做在答题纸上)
让计算最快的介绍做法。
师:看来,乘法分配律还能让计算更简便,真是大有用处。
(设计意图:让学生真切体验运用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运算更简便,
培养学生主动自觉使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意识。)
四、 回顾整理,反思提升
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有哪些收获?学生畅谈收获。
师:这节课,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学会了几种很重要的数学 思想方法。其实,数学中还有很多规律与方法等待着大家去发现、去 探索。同学们,如果三个数的和甚至更多数的和乘一个数会不会也有 乘法分配律?如果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,会不会也有同样的规律?这
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索。好,这节课就上到这。
(a+b+…)×c=a×c+b×c+… (a - b)×c=a×c-b×c
除法中,会不会也有同样的规律?
下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