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桧随口写下的2句诗,其野心暴露无遗,现在却是老师们的口头禅
宋朝军事不足的原因所在
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、文化发达的朝代,但也是军事实力相对薄弱的朝代。
在对外战争中,宋朝经常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,难以抵御外族的侵略和威胁。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宋朝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。
自赵匡胤立国以来,为了防止武将专权,宋朝的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,提拔文人官员,而轻视武力训练,打压武人将领。
久而久之,这就导致了军队的素质下降,士气低落,战斗力衰退。
而宋朝的军队大多由文人领导,缺乏实战经验和军事技能,并且受到文官的干预和制约,难以发挥作用。
尤其是在面对辽、金、西夏等强敌时,宋朝的军队往往不敌,屡战屡败,使得宋朝的领土不断缩小,主权不断削弱,民族危机不断加深。因此,宋朝军事的不足,很大程度上源于重文轻武的政策。
除此之外,宋朝的军事实力还受到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破坏的影响。
比如南宋的秦桧,以秦桧为代表的“主和派”为了自己的私利,背叛了国家和民族,与外敌勾结,破坏了抗金的战争。
更令人气愤的是,以秦桧为首的奸臣还出卖了岳飞,致岳飞身死风波亭。
秦桧还利用自己的权势,向金人求和,不惜割让土地,赔偿金银,使得宋朝的国力大衰,民生大困。
前期的秦桧
但很多人却不知道,秦桧在还是一个小角色的时候,也是一个不卑不亢、坚决反对对金人割地赔款的忠臣。
秦桧的父亲,名叫秦敏学,也是一位从政的人物。
秦敏学年轻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,但是没有中进士,只得从乡官做起。
他先后担任过玉山县令和静江府古县(今广西永福县)县令,都是一些偏远的地方。
秦敏学在任职期间,表现得还算称职,也因此他的官运一直不佳,没有得到过升迁的机会。
于是在秦桧出生后,秦敏学将自己的志向加在了儿子身上,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,不要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做了一个九品芝麻官。
秦桧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,成年了之后诗词歌赋都不在话下。
成年之后,秦桧家中渐渐入不敷出,他需要一边找活来维持生计,一边准备科举考试。
秦桧曾做过私塾先生来维持生计。他在私塾里教授学生,收入微薄,生活艰辛,而且学生们也是顽劣的很。
有一次,秦桧向往常一样开始教书,但堂下那些嬉笑打闹的孩子根本没有一点读书的样子,他摇摇头,无奈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若得水田三百亩,这番不做猢狲王。”
这两句诗表达了秦桧的抱负和不满,他渴望有一片自己的田地,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,不愿再做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的玩物。
可见,这个时候的秦桧就有了功利心和野心,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平凡的教师,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走上一条权力和富贵的道路。
秦桧的机会终于来了,他在二十五岁时中了进士,开始了他的仕途。他先后考中了词学兼茂科,担任了太学学正这一职位。
靖康元年(1126年)初,秦桧担任御史中丞。
当时,金国的大军已经南下,威胁要灭亡宋朝。
他上书钦宗,劝谏他不要向金国示弱,要坚决抵抗,保卫国土。如果宋朝答应了金国的要求,就会失去民心,激起四方的反叛,而且也不能让金国停止侵略,反而会让金国更加贪婪,继续提出更多的条件。
但宋钦宗并没有理会他。
靖康元年(1126年)的十一月,金兵已经围困了宋朝的首都汴京,向宋朝提出了苛刻的条件,要求宋朝割让太原、中山、河间三镇,以换取和平。
秦桧再次上书给宋朝的皇帝钦宗,建议他采取四项措施,来应对金国的威胁。
首先,钦宗召集朝中的百官,一起商议对策,听取各方的意见,制定合理的方案。
其次,应该加强城防,调动兵力,准备战争,不能放松警惕,要抵抗金国的进攻。
另外,他建议钦宗将金国派来的使者,安置在城外的馆舍,不要让他们进入城内和朝廷,以免他们窥探宋朝的虚实。
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,也要尽量减少割让的土地,最多只能割让燕山一路之地。
宋钦宗还是没有理会秦桧,但认为他是一个忠臣,便升任他为职方员外郎。
心境转变
后来,徽、钦二宗和一大波的宋朝官员被金兵俘虏,秦桧也在其中。
每天秦桧遭遇的都是无休止的侮辱,身心俱疲,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。
原来他并不是多么的爱国,只是这番毒打没有落到他的身上。但凡有一点侮辱,秦桧就会立马投降。
秦桧投降了金人后,成为了金人的座上宾。
1130年,秦桧和家人“逃”了回来。此后,他推翻了以前所有的主张,主张和金人求和,割地赔款。
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,他害死了岳飞。岳飞被平反后,他被铸成铜像在岳飞墓面前跪了八百年。